“以艺术的名义缘聚”这不是我说的,我说不出这么灵性的具有涵盖意义的形象语言。这是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春樵先生,在安徽缘酒集团和中国书画院安徽分院联合主办的“共举杯·中国缘——刘和平迎新画展”上做精彩讲话时说的。许春樵先生是为文学而生的,他的长篇和中篇小说,在当代文坛掀起了耀眼的浪花,他的《放下武器》是我国小说界难得的长篇巨著,他轻巧地说出“我们今天是以艺术的名义缘聚”,多么精准,多么形象。
画展开幕式在冰冷的仲冬季节,在寒风中的赖少奇艺术馆掀起了艺术的热浪,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缘聚了省内艺术圈的精英。朱先发老先生,可是大领导。省部级领导,但他不是以严肃的正统的领导的名义,而是以艺术的名义来参观画展的,是以书法家的名义出席画展开幕式的。他和缘酒文化博物馆馆长黄晔先生是文化上的朋友,他深情地关注缘酒的成长,更关注缘文化的发展,情系缘酒,意倾缘文化,为缘酒的矗立在皖江北岸的大型缘文化博物馆亲笔书写馆名。他亲笔书写的“缘”字,体现了缘字深蕴的中华传统缘文化的情结。
书法家陈文峰先生来了,省文史馆副馆长张旭华先生来了,赖少奇艺术馆的领导,中国书画院安徽分院的负责人来了,著名书法家黄书权先生也拨冗来了,还有许多地市的书协主席和众多的资深书画家都来了,一次以艺术名义的雅集,一次热情洋溢的盛会,谈不上“空前”,但是在当下“精神结构转型”的华彩交响中,它算得上是一个响亮的音符。
画展的主角,刘和平先生,一个标本式的山东大汉,魁梧的身架上顶着一个硕大丰满的头颅,面如满月,蓬松的花白的头发,飘洒浪漫,根根发丝里都飘逸着艺术的气息,他是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他的艺术头衔众多,享誉海内外。他的艺术个性和成就,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取法乎上,博采众长”。他潜心临习古人佳作,师法尽可能求高,路子走得很正。山东潍坊,空气里都弥漫着郑板桥的艺术味道,他从小就受到这种艺术氛围的熏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确定了主攻方向,写意花鸟。他取法乎上,直逼青藤,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他取众大家之长,勤奋临摹写生,“凡写生必须博物,久之自可通神”。观展的艺术家对刘和平先生的画作给予极高的评介“构图稳重,设色明快,用笔洒脱,简练而不失其形的大写意笔法,神韵悠然,他用他特有的笔墨语言,富有感染力地呈现出中国现代文人画的气象。他的用线,造型概括,骨峻力遒,融书法于画里,力透纸背。他的用墨,枯湿浓淡,看出他的传统功力。我最为欣赏的是他的“泼墨”,元气淋漓,酣畅潇洒,你看他赠给赖少奇艺术馆的那一幅“大吉大利”里的大公鸡的用墨,大气磅礴,憾人心脾。
“以艺术的名义缘聚”,这是一次“缘文化”的盛会,问世间缘为何物?缘酒文化博物馆馆长黄晔先生可能理解得较为深刻,他对于缘文化的挖掘,做了许多功课,他高举缘文化大旗,为弘扬缘文化,他不遗余力,业内业外的人都知道他的雅号“诗商”,我以为这称呼并不精准,他应该叫“文商”,他除了在孤寂的深夜里一个人走在寂寥的诗歌小路上外,他还涉猎众多文化领地,建大型私人文化博物馆,他喜爱收藏,多年来收集了数以万计的藏品……他要在桐城文化的热土上,让文化,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他的博物馆里收藏了省内外书画家的作品不计其数,博物馆还聘请了许多省内外书画名家当顾问,经常为这些书画名家办展。这次刘和平先生的个展就是其中之一。酒是可以喝得干的,筵席总归要散的,画展终究要闭幕的,但文化的长河永远川流不息,艺术的影响力天长地久,缘文化的大旗永远高高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