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动态

青阳书展漫记

作者:李景臣    发表时间:2020-12-19    浏览次数:794次

  也许,生活的姿色与味道,有时候就是在一个你不曾想过,也不曾知道的地方,慢慢滋养开的。真的就有那么一个人,那么一件事,偶然间和你发生奇遇,这奇遇其实就是吉缘和善缘。

  缘来,自然就有好的故事发生。

  缘聚修身福地,寻美灵秀青阳。我这次迎着2020年的第一场瑞雪,专程赶到安徽青阳,就是奔着“寻美青阳――安徽缘酒文化博物馆李景臣书法作品收藏展”来的。我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轻松自如的还能跨省到外地办个人书展。

  这等好事能落在我头上,其实就缘于一个人,一个我压根就不认识的人。

  他就是黄晔先生。

  黄晔是安徽缘酒文化博物馆馆长,缘酒品牌的创始人。其实他还是一位富有激情颇具才华的诗人。且早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有十多部诗集出版。他们集团印有“缘酒文化”内部期刊,几乎每天都有“缘酒头条”公众号推出,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诗商,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化人,黄晔把缘文化的理念带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行,提出“以文化酿美酒”的口号,突出品质核心,增强文化内涵,使缘酒品牌越做越好。在这当中,黄晔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书画展和诗歌研讨活动,为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酒文化和缘文化,不遗余力,乐此不疲。

  于是,就有了我的书展在灵秀青阳的落地开花。

  这次赴青阳办展览,第一站首先来到缘酒集团合肥运营中心,见到了从未谋面的黄晔先生。

  稳健儒雅的黄晔先生向我们一行,包括书法报的唐福祥博士,河南省许昌市书协常务副主席赵红修、江西省萍乡市书协副主席张伟等,介绍了缘酒品牌的创建及这次个人展推出的缘由。

  “这个缘由,就是李景臣的作品符合个展的基本要求”。黄晔很幽默。其实就是在缘酒文化博物馆征集的具备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身份的作品中,发现我的作品既有功力且具个性,还以多种书体面貌呈现。黄晔平时也爱练习字,比较内行。他说:“这样推出个人展,不止于让观众在审美上产生疲劳”。一名话,把我们在座的都说笑了。

  中午一块吃了饭,还品尝了缘酒,是新推出的52度“中国缘”。饭后就赶赴缘酒集团和缘酒文化博物馆所在地的铜陵市枞阳县。一路上为我们开车的办公室主任程项,也是我微信上最早开始联络信息的有缘人。他给我们说着窗外的山山水水,还有他们黄总创业的故事,以及他如何被黄总招聘到了缘酒集团。接近黄昏时分,我们在董事长助理钱颖女士的陪同下,在博物馆内认真的津津有味地品读了有关缘酒品牌成长发展的点点滴滴,和与缘文化相关连的桩桩件件。有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温润,艺术的灵光,耐人寻味,叹为观止。

  当晚入住位于青阳县城附近的荣玺庄园,濛濛细雨下的庄园,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加上灯光的点缀,真是别有洞天,一派江南徽派的情调,幽静迷人。晚宴就在这样一种氛围里进行,我当然喝了不少的酒,也没忘借机抒发情怀,赋小诗一首:有缘千里来青阳,俊逸灵秀胸中荡。只因缘酒一线牵,挥毫墨舞醉一场。

  文化是魂,文化是根,文化是川流不息的江河湖海。书法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书家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在这里因了缘酒文化的媒介和平台,才有了我们当下智慧与情怀的碰撞,才有了我们当下饱含诗性的醉歌墨舞。

  “借一方宝地,寻一份真缘”。黄晔在开幕式上说的这句话令我感动。整个仪式和观展过程中,这句话都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自然,无论是展览的主题内容和形式,还是整个气氛,都比较理想。在这座名为“青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多功能大楼的展厅里,领导、专家、书法爱好者等等大人小孩,都是一脸的真诚和兴奋,大家似乎都从展览现场闻到了一股迷人的且挥之不去的淡淡的香气,这香气其实就是文化和艺术散发的迷人味道。

  从这次青阳书展过程中,我对一句我曾经熟悉,也曾经书写过――其出自明代《增广贤文》中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先贤名言,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感悟。

  就在入住荣玺庄园起床后的第一个早晨,打开手机微信,偶然间看到黄晔21号发出的那首“品读朱备小镇”的小诗,从中读到:“有尊真身朱毛和/临别时道我一句话/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突然,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震撼和感动。

  当时,我还不清楚朱毛和是何许人也,只是蓦地从内心感觉到这句话好深刻好有分量。

  当我们于23号上午乘市内公交20路车,专程去九华山的九华街和化成寺拜访后,偶然间于山脚处的大愿文化园博物馆寻遊时,在一处“百姓崇拜的肉身”图文并茂的宣传栏内,看到了佛号大兴的现代僧人朱毛和说过的这句话。朱毛和又名朱万全,安徽太湖县牛镇乡朱家村人。1985年4月6日零时5分,大笑着念佛数声安然而逝,时年91岁。青阳县朱备镇内双溪寺建有大兴和尚肉身堂。在世时,大兴高僧常对人说:“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从中,我再一次感觉并感受到缘份的力量和神奇。

  “江南一岳占青阳,多少神仙此地藏”。青阳山明水秀,人文荟萃。有着2500多年的人文历史,屈原、杜牧、范仲淹、王阳明等在此地居住或讲学;李白、刘禹锡、王安石、黄宾虹、林散之、赵朴初等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墨迹,自然和人文的融合交汇,让这片土地愈发神奇迷人……

  而今,在这个初冬有着瑞雪纷飞的温暖的日子里,我来了――一个来自燕赵古都邯郸的书者耕者墨舞者,在这里闪亮登场。

  诗酒趁年华,墨舞在今朝。让我们一起续写好人好自己的动人篇章。

发表留言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标题: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