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动态

朝着已存有的固定模式写作突围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293次

朝着已存有的固定模式写作突围
李云
  首先对黄晔先生新诗集的出版表示祝贺,也对黄晔先生这几年来,尤其是近三年他诗歌创作的蝶变或者说是一种突变,对于诗歌写作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这是我们安徽文学界或者说是诗歌界应该关注的新现象。黄晔作为一个企业家在自己企业做的这样成功的情况下,怎么能够在纷繁的生活际遇里能够保持一颗诗心来创作作品,并且从艺术的高度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突破和蝶变。这是他的新诗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一种思考。
  去年他让我看了他的诗集,当时我也写了一篇读后感。后来当做这本书的序文发了,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就不过多叙述。我认为,这本新诗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几点是我所理解和关注的。
  第一、黄晔先生的诗歌是从三个维度出发来写自己对人生、对人性、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解剖和诗的一种呈现。这三个维度分别是诗、酒、缘。在这三个维度中间,它有不断的交集,在这个过程中,他用诗歌的形式把我们带入一种心灵的秘境。让我们不断的从他的诗中有所感悟和获取共鸣。这是对我有所启发的。
  第二、在这三个维度里,他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生活现象或者是一个思想性的一种现象,来构建自己诗的世界,而是在这三个层面进行哲学挖掘和哲学思考,这是他的这本诗歌集有重量的地方。
  第三、他的诗歌正在走向一种冲淡,一种沉静,一种率性,一种通透。围绕这几个关键词,他不断来拓展自己的美学空间。我想这是我对他三个层面的理解。由于时间关系,我先前写的几千字的读后感,这里就不再多做赘述,请诸位方家批评。
  我还想讲最后两点,对黄晔先生下一步的诗歌创作以及我们共勉的地方。第一,我想引用李敬泽关于散文的论述。李敬泽在去年他的访谈过程中,他说他越来越不敢写散文了,其实他是一个散文大家,他说他为什么越来越不敢写散文了呢?因为他怕他写的散文一出现就是这个过去的意境,就是张岱的,朱自清等人写过的意境,就是穿着一个长衫的老者,就是中国传统文学给他更多的外表的东西。他怕形成这么一个定式的表现。所以他这里给我们的一个启示,那就是对于我们的创作要有一种新突破,现在黄晔他是在这三个维度里在创作,这个很好。福克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喜欢写邮票大的故乡,我就把我邮票大的故乡写到极致,那么黄晔把这个酒诗缘写到一种极致这是对的,但是李敬泽关于散文的论述,能够让我们有新的开阔和思考,我们要围绕这三个最熟悉的,把它吃干榨尽,把这个富矿给挖尽。那么是不是我们还要在自己的美学向度和思想的高度,从这两点出发对诗酒缘这三个维度做更大的挖掘。这是我学习李敬泽关于散文的第一点理解。
  第二,我前不久读残雪,她关于对中国小说家的评论很让人深思,残雪说,中国的小说家是一种惰性的写作,是一种向已经既成事实发生的东西空间里写作,他是往回写,或者是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写作。大家知道,我们有三个空间,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我们中国的作家更多的是在过去和当下里写作,在这两个空间里纠结。她认为中国要产生大的作家,必须要有大的世界观与宇宙观,要向未来去看。我觉得她说的这些也是要我们关注的地方,或者是我们下一步创作要突破的地方。
  现在黄晔的作品和我们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据地,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思维定式、在自己认为的这块自留地里能写出好东西,大家这都是这样认为。根据残雪的理论,我觉得是不是我们要向未来进一步的去开拓,或者说把我们的诗、酒、缘这三个要素,是像酒里面的酵母放在未来这种空间去思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一种写作空间和写作世界。这是我学习李敬泽和残雪的两方面,一个是对小说,一个是对散文的一种理解。
  黄先生的创作,我个人觉得,我们共同的需要在下一步的创作上,朝着已存有的固定模式突围,向未来写作,向难度写作,或者经典化写作方向迈进,可能是我们共勉的地方。如有说的不到地方,请原谅。就到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李云,著名作家、诗人,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

发表留言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标题:
内容: